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专区_国产精品无码噜噜片在线_无五月天在线观看91_亚洲日裸一区18禁8Ⅹ_亚州性无码AV一在线观看

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 >

廈門口述歷史叢書第二輯四本出版 規(guī)劃6年出齊六輯

2022-01-09 21:13:26    來源:廈門晚報

-廈門口述歷史叢書第二輯

廈門網(wǎng)訊 (文/圖廈門晚報記者 龔小莞) 廈門口述歷史叢書第二輯四本,日前由廈門城市職業(yè)學院編輯出版,分別為《林巧稚及其家族》《廈門通背拳宗師—孫振寰》《尋根究底—閩南文化學者群》和《流光歲月—鼓浪嶼的海域》。

“萬嬰之母”林巧稚是現(xiàn)代婦產(chǎn)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,是中國醫(yī)學界的楷模,廈門人民的好女兒。已有多種關于她的傳記和文學作品面世,但《林巧稚及其家族》不同,它主要聚焦林氏祖籍、概況、家族興起,以及以林巧稚、林心鏗、林嘉禾等為代表的家族成員。講述林巧稚傳記之外、鮮為人知的家族史細節(jié),且第一次編寫出林氏七世代(十四—二十)世系表。

林巧稚家族自康熙年間從泉州南安遷至廈門,家族中醫(yī)生、教師人才輩出,聲名顯赫,家風嚴謹,且家學深厚,在廈門文化世家中頗具典型性。該書由林巧稚的侄子林嘉禾口述,林曉玲整理。林曉玲說,出于對總結以林巧稚為代表的家族精神的審慎以及其他原因,采訪前后長達五年。她在采訪中發(fā)現(xiàn),從事不同行業(yè)的這一家族的人,都有一個鮮明的特點,那就是不管身在何處、無論從事何種職業(yè),他們都會以一種虔誠的心來對待自己的事業(yè),以工匠精神把職業(yè)做到極致,也許這就是家風的傳承。

《廈門通背拳宗師—孫振寰》還原了“一代宗師”孫振寰的武藝與人生。孫振寰出生于河北滄州,是通背劈掛拳第六代傳人。他幼拜名師、磨礪技藝,年輕時護鏢天津衛(wèi),又轉投西北軍,被馮玉祥譽為“西北第一把跤”,參加了喜峰口抗擊日寇戰(zhàn)役。百戰(zhàn)余生后,他挾技南下,到廈門創(chuàng)辦“通背武術社”。解放后,他被聘為福建省武術隊教練,帶領弟子摘金奪銀。他武藝精湛、品德高尚,降服英國武官等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。他悉心耕耘數(shù)十載,桃李成蹊,將通背劈掛拳傳播到東南亞、歐美一帶,被美國《黑帶》權威雜志譽為“一代宗師”。

《尋根究底—閩南文化學者群》集結了從洪卜仁“一生執(zhí)著”到何丙仲的“學無止境”,自龔潔“最美的邂逅”到彭一萬睿智的文化思考;《流光歲月—鼓浪嶼的海域》反映了鼓浪嶼普通百姓的生活,既是作者林聰明寫給家鄉(xiāng)的一封情書,也是一曲百姓贊歌。

叢書創(chuàng)作特色

避免零敲碎打講求縱深體量

2015年,廈門城市職業(yè)學院組建了口述歷史研究中心,由陳仲義教授主持。陳仲義介紹,學院歷來極為重視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,這是福建省高校第一個口述歷史機構,旨在發(fā)掘廈門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,弘揚閩南文化特色??谑稣滟F的人文歷史記憶,涉及廈門名門望族、特區(qū)建設人才、僑界精英、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,以及原住民、老知青、老街區(qū)等題材的采集、整理、研究工作。團隊由學院7個部門的年輕教師和校外7個單位的地方史人士共同組成,帶領部分學員參與作業(yè)。成員從最初的7人發(fā)展到現(xiàn)在的16人,其中有研究員2人、副教授7人、講師2人。

叢書總體規(guī)劃是6年出齊六輯,共24本,480萬字。叢書最大的特點是盡量避開散裝化、片段化的“零敲碎打”,而著眼于一個人、一個家族、一個單位的縱深“體量”,追求最大化的歷史感(重細節(jié))。

關鍵詞: 林巧稚 廈門 家族 口述 孫振寰

相關閱讀